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
嘉堡服务
浏览量:72933
提起手足口病,家长们都很担心。此病全年均可发作,但好发于夏秋季节,托幼机构为重灾区。
此病发病前孩子有接触史,潜伏期一般为2-7天。主要表现为口腔、手、足等部位黏膜、皮肤出现红疹及小泡样损害,可伴有发热、咳嗽、流涕等症状。绝大多数愈后良好。
手足口病早期就是普通感冒的表现,一般化验检查没有办法确诊,手、足、口、咽部出现红点才能基本确定诊断。家长应该初步判断孩子的病情轻重,如果孩子精神好,即使高热也不是重症的表现,如果精神差,说明病情较重。
此病大多数患者都是清蒸,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过程相同,病程5-7天。家长不要为“手足口病”这个词而惊慌。生病时,家长主要关注孩子的一般状况。若退热后精神状况差(异常烦躁或异常安静),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。
手足口病时典型的病毒感染,抗生素没办法杀灭病毒,所以使用抗生素没有治疗效果。孩子患此病后,主要是支持疗法,退热、多饮水、按时排便等。如果孩子没有特别的严重症状,可以在家观察和护理,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。
患有手足口病、疱疹性咽峡炎或其他咽部感染时,孩子肯定出现进食、进水困难。为鼓励孩子多进液体,可提供果汁、奶或白水。但从清理口咽部、预防咽部继发感染角度来说,只有白水可以取得清洁口咽部的效果。如进食果汁后不喝两三口白水,果汁中的糖分会附着于损伤的咽部,更容易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。
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属于疱疹病毒感染的常见疾病,目前尚无办法真正预防。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成人或儿童。很多时候,大人感到咽喉不适,就可能是疱疹病毒感染。成人抗病能力强,虽自身不会发病,但是“亲吻”孩子或与孩子玩耍时,就可能将病毒传给孩子。咽部不适时,一定先用淡盐水漱口咽部,再接触孩子。
轻型手足口病与普通感冒没有差别,家长不必恐慌。只要医生检查确定为轻型,控制体温不超过38.5℃,对症使用一些针对咳嗽、流涕的药物,多饮水,然后耐心等待3-5天。即使积极采取输液等治疗,整个病程同样也是3-5天。
在所有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中,只有EV71感染相对较重,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,但发生概率很低。为能早期确定是否EV71-IgM抗体快速检测,1-2小时即可得知结果,但绝大多数患儿都是非EV71所致,家长可不必过于担心。
''热门标签
换一批
在线预约
大家都在看
换一批
服务热线:4000-51-2727
Copyright 2014-2025 嘉堡服务版权所有 津ICP备16001766号-1 津公网安备12019202000216号
扫一扫关注嘉堡服务
嘉堡服务提示
您的电话已收到,稍后有母婴老师
与您联系,了解详细情况,
请您保持电话畅通,祝您生活愉快。
在线客服
免费电话
免费查询
立即咨询
关注有礼
扫一扫
或微信搜索嘉堡服务
回到顶部